城读 │在星球城市化时代,是时候放弃经济“三次产业”划分,代之以“四次产业”划分?
185
在星球城市化时代,是时候放弃经济“三次产业”划分,代之以“四次产业”划分?
《区域研究》最近一篇论文,基于对三次产业理论特别是服务业概念不足之处的批判,提出替代性的四次产业划分:农业采掘产业、制造产业、城市化产业与控制产业。
Alex Schafran, Conor McDonald, Ernesto Lopez Morales, Nihan Akyelken &Michele Acuto (2018): Replacing the services sector and three-sector theory: urbanization and control as economic sectors, Regional Studies, DOI: 10.1080/00343404.2018.1464136.
三次产业理论奠定了我们今天划分经济结构的基础。例如世界银行和中央情报局( CIA )的数据库是国际经济数据的常用来源,其数据通常以三次产业的方式呈现。中国国家统计局也采用三次产业划分统计国民经济数据。第一产业包括农林牧副渔业;第二产业包括采矿、制造、建筑、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第三产业又称为服务业,包括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土地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和国际组织。
自从“服务业”这个概念被提出来用以理解农业、采矿和制造业以外的经济活动以来,迄今将近80年。几乎任何不涉及农业、采矿或制造业的经济活动都可以被视为服务业。但是我们如何解释城市的建设与重建?建筑业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交通呢?房产买卖是一种服务吗?服务业把银行与汉堡包烹饪包括在同一产业。尽管对人类的幸福它们或许同样重要,但它们真的是同一个广泛经济产业的一部分吗?也许最关键的是,在目前的经济条件下,服务业的概念是否仍然有用?
期刊《区域研究》最近发表的一篇论文“取代服务业和三次产业理论:作为产业的城市化与控制(Replacing the services sector and three-sector theory: urbanization and control as economic sectors) “认为服务业的概念或许适合二战之后的经济状况,但在21世纪星球城市化时代,不再适用。论文基于对三次产业理论特别是服务业概念不足之处的批判,提出通过经济产业把经济视为一个整体的替代框架。新框架大体保留原来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重命名为农业采掘业和制造业,但不同于三次产业的划分,没有把建筑业放在制造业之下,而是受到亨利·列斐伏尔的“城市革命”的启发,基于城市化的经济和产业提出一个新产业——城市化产业,指通过固定或运输有形或无形的物质,形成各种规模的人类居住区的产业,包括:房地产业、建成环境的建设与生产、学校或医疗卫生等社会再生产的核心系统、零售和批发等主要消费系统以及货物运输和人员流动系统。剩下的主要是金融、法律和政府,称之为“控制产业”。
新框架是对经济活动的整体观点,主要基于经济如何在物质上运作——自然资源由一个部门开采,由另一个部门制造,由第三个部门固定、运输和分配,再由第四个部门控制和监管。该框架为城市和区域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以了解城市化在当代扮演的经济角色,有助于设想城市化经济的中心地位,而不仅仅是城市化的经济状况。
三次产业理论的发展历史
经济产业的概念至少可以追溯到17世纪英国威廉·配第的开创性工作。他开创了经济学“产业—结构”方法的传统,这种方法对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卡尔·马克思和詹姆斯·密尔的早期政治经济学具有重要影响。它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缩影,分析某一经济产业的物质生产如何与另一产业的生产相关联。
科林·克拉克( Colin Clark )在《经济发展状况》(1940年)一书中使用的定义奠定了三次产业的经济学术语。克拉克在书中论述了三分的经济结构,由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经济活动组成。第一产业活动指农业活动或自然采掘,受到自然生长因素的制约。第二产业活动主要由制造和生产活动组成,受到机械因素的制约。第三产业活动以服务为基础,依赖并受制于人类技能和专业知识。第一与第二产业活动还可进一步区分于第三产业活动,因为它们的产出是有形的,而第三产业活动的产出是无形的。
克拉克的中心论点是,技术进步伴随着第一、第二产业活动的减少和第三产业活动的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三产业成为一个国家的主导经济产业。因此,结构变迁或转型是指经济活动和资本在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的重新分配。克拉克的研究奠定了从产业结构的角度理解国家经济增长的长期传统。三次产业理论被广泛地、几乎普遍地(并且往往不加批判地)使用,作为对不同空间尺度的经济增长进行归类、分等和监测的基础,尽管三次产业缺乏标准定义。
对三次产业理论局限性的一种反应是将其扩展到第四乃至第五产业。第四产业包括金融、行政、通讯、运输与商业;第五产业涉及需要完善和扩展人类能力的活动。但是这一版本的“四次产业”划分未能取代“三次产业”划分的主导地位。
一个新的四次产业划分方法:农业采掘业、制造业、城市化产业与控制产业(Agroextractive, manufacturing, urbanization and control)
为清楚起见,并避免任何暗含的等级划分,新方法避免使用第一和第二(primary and secondary)。为了概念明确,新方法不使用“服务业”一词来定义经济活动。对人类经济活动的概念化并不基于对有形或无形商品、生产过程或方法的任意划分,也不基于历史上的任何特定时刻或任何地理区域。它不是基于假定的货品与服务之间的差异。相反,新的产业划分基于经济的物质运作方式——我们从地球上提取材料,将它们加工成产品,我们固定或运输这些产品,建成我们的居住环境,与此同时存在第四产业,其功能在于控制或调节前三个产业。
农业采掘业:我们从土地、海洋和天空中提取的材料,包括能源、农业、采矿和供水。
制造业:将材料加工成产品。材料既包括提取的物质材料,也包括日益增长的回收物质材料和非物质材料,如思想。与一般定义不同,制造业不包括建筑业,但是包括部分回收、计算机编程、艺术和研发等。例如录制音乐、写程序、写手机APP都属于制造业。
城市化产业:通过固定和运输把材料和产品转变成我们居住的巢穴(包括各种大小或规模) 。城市化产业可以分为不动(固定)和运输两部分。固定包括建筑、房地产、零售、娱乐休闲、住宿餐饮、卫生、教育、社会服务。运输包括交通和批发产业。
控制产业:对以上三个产业的管治与控制,包括金融、会计、法律、政府、某些市民组织和其他行政部门。
与其把这一新框架视为推翻现有国民账户数据的要求,不如说是要求统计部门提供更多的未合并的数据,以便重新分类。
根据四次产业框架重组联合国数据
按新的四次产业划分,对法国经济结构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城市化产业的明显增长,为列斐伏尔所说的城市革命提供实证证据。
为什么要用城市化产业与控制产业代替服务业?
将城市化视为一个经济产业为解决发展中国家(全球南方)部分地区没有工业化的城市化难题以及各地城市化日益不平等的挑战提供了潜在的新方法。将“城市化产业”与“控制产业”独立出来,为城市化核心经济(包括基础设施)的金融化与投资者所有权带来的挑战提供新视角。另外,新框架为经济学重新思考何者重要、把核心、根本的社会再生产活动视为经济主要部分提供一个新平台。
新的四次产业框架可以捕捉到依赖制造业实现城市化的国家与那些依赖采掘业或控制产业城市化的国家之间的重大历史和现实的差异。19世纪和20世纪初的欧洲和北美,工业化带动了城市地区的快速扩张。这一短暂的历史窗口对城市化、工业化和发展之间的联系产生了一系列有问题的假设。三次产业理论的根本问题在于把经济发展解释为不同的历史阶段。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验事实变化日益揭示,即永远无法为每一个经济体和每一段历史时期找到同一的经济规律。
在发展中国家(全球南方)多数地区,城市化与工业化脱钩。欧洲和北美以外地区正在经历的进程并不符合城市化历史模式。国家结构、地方政治、文化形式、与殖民主义的关系——城市化和经济变迁大相径庭,尽管某些过程仍然相似。有学者观察亚非的主要城市化地区,“城市化似乎日益再造自身”,一种由城市化驱动的城市化形式。
而在发达国家(全球北方),过去半个世纪的去工业化和金融与技术集群增长的结合同样破坏了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产生截然不同的后果。工业结构调整与普遍遗弃、人口减少、上涨的房价、蔓延和绅士化相关。学界开始认识到,在美国等国,郊区化形式的城市化通过为汽车和消费品提供前所未有的市场,推动了工业化(“城市化主导的工业化”)。
分解三次产业经济结构,把不同的亚产业合并到城市化产业,有助于推动从以生产为中心转向以人为本的福利,部分原因是城市化经济与基本社会再生产之间具有深刻的联系。将城市化经济视为经济结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助于确保它们得到更多的政治和学术关注。这些至关重要的经济体往往被认为是次要的,它们经常被当作“实体经济”的投入,其目的不是为了安置或转移人口,或发展特定的住房和交通经济,而是通过吸引投资、公司或某些类型人才来刺激其他产业的增长。
建立控制产业有可能揭示住房与基础设施金融化的规模与范围,并可以以此探索哈维资本循环假说。
城市化可以说是21世纪最强大的经济力量,不仅因为它产生增长或创新,而且因为它有最多的参与者,是我们社会再生产的核心。人们越来越多地参与建设我们称之为家园的居住区的经济活动,现在是时候给这些经济活动正名。只有在经济结构的整体框架内将这些经济活动概念化,作为全面人类经济愿景的一部分,才能有效地实现这一目标。
城读相关阅读:
23.城读│怎样用地图撒谎?
35.城读│统计数据会跳舞
77.城读│理解城市发展的四把钥匙117.城读│纪念汉斯·罗斯林(Hans Rosling):用跳舞的统计数据教我们认识世界
127.城读│人人都会撒谎!互联网大数据: 诊断人性的“豪斯医生”
144.城读│人人都能学好数理化(即使你自认没有数理化天分考试总是不及格),如果你学会如何学习
148.城读│《核心经济》开放课程用全新方式教你理解真实的世界
159.城读│新时代祖国花朵的成长状况如何?来自2015年1%人口抽样调查的证据
165.城读│幂律:隐藏在细胞、生物、城市、公司等复杂系统背后的简单规律
170.城读│超越GDP:用社会进步指数来测量发展水平
171.城读│来,一起上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爱德华·格莱泽的城市课CitiesX
(点击文章标题,或进入公众号回复标题前的数字获取文章 )
城读 ∣城市阅读的记录
微信公共订阅账号“城读”,每周推送城市阅读笔记
关注我们,请搜索账号 CityReads
或长按上方图片,识别二维码关注